主页 > imtoken怎么退出账号 > 募集了 5000 个比特币的依依估值是否过高?

募集了 5000 个比特币的依依估值是否过高?

imtoken怎么退出账号 2023-03-12 07:36:08

区块链

比特币

以太坊

看法

报告

突破5000个比特币后,YI ICO2的数据还在实时刷新中。 截至目前,募集总额为5748.98 BTC,折合人民币2333万元,参与人数为1424人。对于小易来说,5000枚比特币只是一个开始。

比特币最新资讯信息_比特币最新资讯_比特币资讯网站搭建

在ICO2倒计时不到8小时,小易和Onchain CEO达鸿飞、Onchain VP兼ICO2总指挥陶荣奇、Onchain VP兼ICO2社区建设负责人王婷婷为我们还原了本次ICO的整体设计流程,并回应了高估、代码是否原创等尖锐问题:

Ant的整体设计与技术

小艺的估值是不是太高了?

达鸿飞:2014年6月,当我们拿着一张A4纸找到雷力资本,要求投资一个估值1000万的启动资金时,我最不安的是两个问题:

1、没有公司只有代币回报,投资机构如何参与?

2.一张A4纸上的Idea值1000万。 是不是太贵了?

现在看来,这笔“非常规”的投资实现了10倍的增值。 这时候又被问到同样的问题,“小艺1亿元的市值是不是太贵了?”。

首先要说明的是,小艺的流通市值其实只有5000万,因为小艺团队持有的50%会在一年后流通,只能用于小艺的发展和生态建设。

那么5000万是不是太贵了? 我打开coinmarketcap.com查了一下,5000万的流通市值勉强挤进了前30。前30中还有一些数字货币,比如Xaurum、Bitcrystals、Emercoin,连我这个圈内人都没听说过. 我觉得中国的标杆区块链项目YI的潜力至少应该在前10,甚至前5。从横向比较来看,我觉得5000万已经不是很贵了。

除了横向比较,另一种估值模型是重置成本,即重建一个类似的项目需要多少成本。 区块链开发者极其稀缺,更不用说具备架构设计能力的底层协议开发者了。 小蚂蚁团队有张正文这样的核心协议开发人员,有像李军这样拥有15年金融IT经验的架构师,还有像我这样的大布道师(笑)。 Wells Bank 的金融科技人才。 本次ICO完成后,YI团队将持有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开发资金。 有人、有钱、有社区,这是不可复制的资源和壁垒。

对于外界对小易技术实力的质疑,你怎么看?

达鸿飞:从第一天开始,开源就是易的唯一战略。

这样的策略其实是必然的——真正的区块链必须选择开源。 闭源的区块链系统是一个黑盒子,需要开发者无条件的信任,这完全违背了区块链的本质。 闭源的区块链要么复用其他区块链项目的代码,不敢开源; 或者中心化系统号称是区块链,更别提开源了。

Yiyi 代码完全原创,GitHub 实时更新。 这是YI团队的自信,也给社区带来了自信。 本次ICO的很多海外参与者都是根据Ant项目在GitHub上的频繁更新来判断我们的可靠性的。

ICO完成后,小易将继续坚持开源路线,在社区的资金支持下,开发更强大、更完善的开源区块链系统。 我们已经制定了完整的技术方案,将在近期发布。

做国际标准ICO

作为ICO2的总指挥,在流程设计上有哪些细节可以分享?

陶荣奇:小易的ICO流程和细节堪比世界顶级ICO。 例如,YI 选择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 ICO,而不是在第三方 ICO 网站上进行。 这与以太坊、Lisk 和其他成功的 ICO 是一致的。 在YI网站做ICO面临很多挑战,比如ICO规则设置、ICO网站设计、ICO进度控制、网站开发等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看到的ICO页面设计,就是反复修改的结果。 对于ICO参与者来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我们在跟UI设计讨论的时候,提出的要求是:国际化风格,极客风格,现在的风格是经过几次改稿确定的,首页的内容 直到上周,首页还在修改中,调整。

说到ICO规则的设定,是最考验团队对ICO整体把握的地方。 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按照最初的设计,用于小蚂蚁生态建设的5000万股小蚂蚁股份中,冻结部分在小蚂蚁上线3个月后开始解冻。 但经过讨论,我们觉得3个月时间太短,可能不利于依依流通后的市场价值预期,所以我们决定将3个月延长至1年。 这个决定现在看来是非常正确的。

完全公开 ICO 地址。 所有参与小蚂蚁的ICO地址都是完全公开的。 哪些地址有BTC,有多少BTC,有没有动过,一目了然。 在ICO结束前,所有地址中的BTC都不会被移动。 ICO过程中资金数额全程透明比特币资讯网站搭建,加上多重签名和可退款机制,告诉参与者蚂蚁团队不会自己拿走和投资。

多重签名保证。 小蚂蚁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多重签名保障的ICO项目。 多重签名对项目方来说是一种枷锁,对参与者来说是一种保障。 在本次ICO过程中,关于多重签名的话题更多:Bitfinex被盗事件让我们对多重签名的安全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托管式多重签名虽然方便,但不如最基本的多重签名安全。 符号。 所以我们选择在ICO过程中将BTC保留在地址中,ICO结束后进行多重签名管理。

本次ICO最大的特点:可退款是由达鸿飞提出的。 我也觉得我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挺大胆的。 可退款的 ICO 是世界上同类产品中的第一个。 一句话:多想想ICO参与者,参与者会给你相应的反馈。

依依ICO的海外参与人数接近一半。 它如何进行海外推广?

陶荣奇:虽然说了很久要将小蚂蚁ICO推向国际市场,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存在很多不足。 甚至可以说是白手起家。 成为国际社会的核心就是推广Bitcointalk(BTT)。 在BTT推广方面,我们的学习对象是Lisk、Wings和Waves。 有兴趣的爱好者可以在小易的BTT ANN贴中发现很多Lisk ANN贴的痕迹。 BTT有它的规则,我们经过研究,采用了Bounty机制。 一开始,我们的 Bounty 计划响应者非常少,第一个 BTT Pre ANN 帖子停滞了一段时间。 这让我们很担心能否做好海外社区的工作。 从摩根士丹利归来的联合创始人文韬在仔细研究了Bounty方案并反复讨论后,通过小试完成了Bounty的设计,并着重更改了BTT论坛签名,我们也做了一个新的ANN邮政。 结果出奇的好。 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此后,推特上的用户也迅速增长,与BTT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负责小义推特的子豪还是一名大学生,一个月来推特运营得非常顺畅。

在ICO初期,国外ICO参与人数明显低于国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惊喜地发现海外参会人数明显增加。 尽管从投资金额上看,中国仍占多数,但海外参会人数与国内几乎持平。 海外公关有两个重要的部分:内容和互动。 这两个部分互动性特别强,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人来负责。 闻淘和以岭对这个ICO海外社区来说非常重要。 据说区块链领域技术人才紧缺。 这次ICO之后,我们发现更难找到合适的海外推广人才。 我们很幸运有文涛和易玲这样的人才。

上面已经说了很多,当然还有更多的细节这里不能一一说了。 说起来容易,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时刻想着一句话:如何把依依的ICO做的更好。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结果。

另外,在社区方面,YI 是一个社区项目,只有更好地拥抱社区,才能得到社区的认可。 团队为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从结果来看,社区是本次ICO最宽阔的护城河。

自建自发的社区组织模式

小蚂蚁社区在ICO2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重点介绍小蚂蚁志愿者社区的自发自建自运营模式。

王婷婷:小蚂蚁志愿者组织其实是小蚂蚁社区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多中心(去中心化)的组织。 现在是发展初期,虽然还有一些中心化的影子,但是我们的目标是把小蚂蚁志愿者组织建立成一个自组织的社区。 目前,小蚂蚁志愿者组织根据不同职能分为运营组、媒体组、粉丝组、设计组、技术组和翻译组,并根据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不断建立新的组,如最近成立的知乎公关群、巴比特社区群、小蚂蚁论坛群等,每个团队都有一个团队负责人,负责给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并根据内部机制进行评分。 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不同的群组,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做自己喜欢的任务。 完成任务可以增加他们的影响力点数。 小蚂蚁志愿者组织内部有一个社区影响力排行榜。 排行榜上的优秀志愿者可以获得奖励,并为下一位志愿者打分。 这个志愿者的“社区影响力”其实有点类似于小蚂蚁设计机制中候选簿记员选举的原型,就是我们记账的时候根据小影响力选出这个人作为候选簿记员。 这也是未来YI主网上线后,YI社区将采用的“社区影响力”模式。

ICO2完成后,我们将立即推出基于小蚂蚁生态的“创业营”计划和“开发者”计划。

未来YI主网上线后,YI志愿者将整理所有资产,包括YI股份、志愿者获得的YI币、志愿者数字资产(如志愿者林辰原创设计的YI相册)、志愿者贡献者贡献的积分等,将在YI上注册、发行、交易和流通。

YI志愿者组织的职能群体实际上是YI生态的一个小缩影。 有影响力的个人和职能团体可以成为 YI 志愿者组织中的信用中介。 如果我们把小蚂蚁志愿者组织缩小比特币资讯网站搭建,把它看成一个整体或者一个节点,那么小蚂蚁志愿者组织也可以因为它的影响力成为小蚂蚁社区这个更大的组织中的信用中介。 在小蚂蚁生态系统中,小蚂蚁社区也可以因为其影响力成为其他建立在小蚂蚁之上的组织或联盟的信用中介。 小蚂蚁志愿者组织自发自营完成建设,小蚂蚁社区完成建设,小蚂蚁生态也吸取了建设经验。

YI志愿者成立以来,无论是在YI QQ群耐心解答新人,还是与YI黑手水手的激烈公关大战,YI志愿者都出色完成了每一项任务; 无论是自发成立小蚂蚁论坛,还是全面启动小蚂蚁内容建设; 是否是小蚂蚁海报及形象设计与传播; 它已经成为小蚂蚁社区的核心组织。

YI志愿者不仅是YI的形象代言人,更是YI团队的人才源泉。 比如第一期的志愿者李易玲,因为表现出色,已经被小蚂蚁TAT吸收为正式成员。 同时,也有一些机构和组织加入了NIA的志愿者行列,为NIA贡献了更多的资源和渠道。 比如第一期的志愿者汪峰,为我们贡献了100多个群资源。 也有一些志愿者在为孝义努力着,成为了孝义的宣传员和播种员。 比如第一期的志愿者郑雨辰和于永谦,每一项任务都非常认真,坚持不懈。 此外,小艺还有一批技术爱好者,他们通过建立小艺论坛等方式完善小艺社区的建设。 例如,二期志愿者韩大牛发起并发展了antfans.org论坛,成为蚂蚁粉丝的学习交流营。 最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点子和点子,同样来自于YI志愿者。 比如第一期的志愿者林辰,通过原创画册表达了自己对小艺的理解,通俗易懂地解答了很多小艺社区粉丝的困惑。

最后,不得不说说我的个人感受。 虽然小蚂蚁社区真正发展起来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个月,但我着实惊叹于社区发展的力量。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把社区建设好。 现在看来,我们只是加入了设计小义的想法。 稍加调整,小艺社区就可以自发地建设和运营。

我发现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思维。 我们正在用区块链思维做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文:可爱大

来源:巴比特资讯 ( )